寰俊瀹㈡湇
锛憋急瀹㈡湇
鏀粯瀹濆鏈
鐢佃瘽瀹㈡湇
鍒嗕韩

PMC资源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|回复: 0

对公司伤害最严重的就是 “伪管理”,那么“伪管理”有哪些特征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26

回帖

1135

积分

永久VIP会员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35
发表于 昨天 1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对公司伤害最严重的就是 “伪管理”
那么“伪管理”有哪些特征
人人都知道,不论公司大小,不论团队大小,都需要管理。
若没有管理: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凝聚力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向心力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竞争力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战斗力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责任心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效率力”;
团队就不可能有“团队心”;
……。
由此可见,“管理”的重要性与价值。
为什么“管理”在有的公司发挥了预期的作用、创造了预期的价值?
为什么“管理”在有的公司却没有预期的作用、没实现预期的价值?
其实,“管理”之所以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、没实现预期的价值,就在于不是“真管理”,而是“伪管理”,那么,“伪管理”有哪些特征呢?

1.重开会而不重落实
开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,是为了解决问题,是为了利于行动。
“伪管理”就是只是喜欢开会,动不动就开会,认为“开会”是一种万能的“管理”模式,却从不跟踪“会后”的落实,从不验证“会后”的落实效果,导致“开会”变成了形式,为了“开会”而开会,会议结束后,就成为了“各回各的家,各找各的妈”,貌似“会”上达成的改进决议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,导致“会议”永远形不成一个有效的闭环,永远处于“裂口”状态,试想,这样的“开会”有什么作用?有什么价值?
看似团队忙忙碌碌,天天都在开会,不妨用心问问,不妨用心观察:
—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?
—真正起到了多少作用?
—真正创造了多大价值?

2.重学习而不重运用
大家都知道:团队的学习力是非常重要的,很多企业都提出了“打造学习型团队”的发展理念,希望通过“学习”持续提高团队的认知、理念、格局、技能、意识等等,不论是组织内部培训学习,还是定期送成员参加公开班学习,培训记录一摞又一摞的,培训考卷一沓又一沓的,结果发现:
—团队的质量意识;
—团队的安全意识;
—团队的工作技能;
—团队的思想认知;
—团队的工作方法;
—团队的工作状态;
—……。
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原有的状态,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与提升改善,为什么呢?
主要是因为忘记了“学习”不是一个静止过程,而是一个“学”与“习”相互结合的过程。
学以致用,若不用,不如不学,只有用了,才能真正知道是否学懂了、学通了,才会有“学而时习之”的动力,才会有“带着问题温习”的动力,否则就会出现“学”之后,“知识”还给了培训老师、“教材”躺在了抽屉,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。

我们都知道“旧思路永远发现不了新问题、旧习惯永远创造不了新价值、旧认知永远走不到新地方”,第二种“伪管理”就是“重学习而不重运用”,看似一天到晚学习、学习、学习,真正用到实践工作中有多少?真正领悟透彻了有多少?

3.重检查而不重总结
管理需要跟踪,需要检查,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。
为什么天天检查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?
因为只是在检查,应付式地检查,敷衍式地检查,机械式地检查,这就是“伪管理”。
真正的检查,是一个闭环式的活动,从策划—实施—总结—改进,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缺失,否则就会导致检查起不到预期的作用。

4.重执行而不重思考
当管理缺失执行的时候,一切都是零,所以赢在执行。
为什么现实中却出现了“执行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?”
主要是机械式地执行,而非思考地执行,自然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。
要想保证执行的效果,不仅要在执行前予以思考,更要在执行中、执行后予以思考,思考什么呢?
—领导的真正用意是什么?
—领导对结果的期望是什么?
—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确保执行的结果?
—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确保执行的效果?
—执行中存在有哪些不足的地方?
—为什么领导对执行结果不满意?
—通过执行,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?
有了思考,才会发现执行中的不足,才会进一步完善执行
有了思考,才会避免执行出现差错,保证执行结果的满意
有了思考,才会持续完善执行的过程,确保执行的结果符合性

5.重监管而不重梳理
“管理”,是管与理的有机结合,管与理必须同时存在,才能实现相辅相成,才能互相成就。
之所以管理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,就在于只是“管”而不善于“理”,就在于只是“管”而忽视了“理”,就在于只是“管”而不想如何“理”,所以导致“管”而无效、“管”而无向、“管”而无功,其实这也是属于“伪管理”。

6.重建章而不重落实
无规矩不成方圆,人人皆知的真理。
但是有了规矩也未必就能成方圆,为什么?因为规矩重在有效落实,才叫“规矩”,否则就是废纸一堆,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。
所以说,重建章而不重跟踪,同样属于“伪管理”,因为“真管理”重实有效、成效,不仅善于“建章”更善于“跟踪章的落实”。

7.重记录而不重效果
管理,确实需要记录。
因为记录可以在有需要追溯的时候实现可追溯性,有效降低管理的成本、确保管理的效益、提高管理的质量。
因为记录还可以有效提高执行者的责任心,可以有效避免执行者的侥幸心理,有效保证了执行过程与结果的符合性。
因为记录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问责追责的成本、提高问责追责的效率,可以有效提高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质量。
要想达到上述的效果,首要是必须保证记录的真实性。
“真管理”不仅重视记录,更会重实记录的效果,“伪管理”只是重视有没有记录而已,却从不查看记录的质量与价值。

8.重形式而不重实效
做管理,不仅需要“虚”,更需要“实”,“虚”与“实”相结合,才能得到管理的预期效果。
“虚”就是要善于造势、营造氛围、烘托气氛。
“实”就是要重视落实、重视落地、重视实效。
为什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很难取得成效?关键在于过于注重“形式”而忽视了“落实”
为什么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晨会没有得到预期效果?关键在于过于注重“喊口号”而忽视了“目的”
为什么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活动没有得到预期目标?关键在于过于注重“培的形式“而”不重视训”
为什么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落不了地?关键在于过于注重“贴标语”、“取证书”而已。

为什么生产经营单位的目标总是实现不了?关键在于过于注重“定目标”而不注重“目标的实现”
所以说,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,同样属于“伪管理”的一种。

9.重面子而不重里子
管理既需要面子,更需要里子。
面子是企业的形象、面子是企业的形,这些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外界的赞誉、客户的认可、主管部门的认同
里子是企业的实情、里子是企业的基础,这些可以助力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健、更加强大、更加优秀。
所以说,面子、里子,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失。
重面子而不重里子,同样属于“伪管理”。

10.重自己而不重团队
管理的作用是为公司的发展培养团队、培育团队,确保公司的人才梯队更好地延续,防止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“人才断档”,没有人才的公司一切都是零,没有人才的公司就等于一个人身体内没有了血液。
所以说,重自己而不重团队的管理是最严重的“伪管理”:
—因为没有考虑到公司的永续发展经营;
—因为没有考虑到公司的未来发展之需;
—因为没有考虑到公司的创新经营之道;
正所谓“不谋远虑必有近忧”,说白了就是没有“危机意识”、缺乏“忧患意识”、缺失“远见之光”,试想这样的管理理念,如何能保证公司的永续发展?如何能保证公司的长久生存?如何能保证公司在市场上的活力?

版权声明:

1、在本站内发表的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
2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,请按规定向原作者获得授权。

3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

4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5、免责声明:PMC资源网所发布的一切文章和资料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,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或需要该内容,请联系作者,购买授权,得到更好的服务。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(邮件地址:admin@pmczy.com)。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工厂管理秘籍


QQ|手机版|PMC资源网 ( 部分资源来自网络,仅供个人学习 。蜀ICP备14016815号-2 )

GMT+8, 2025-9-16 06:22 , Processed in 0.069402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7-2025 PMCZY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